簡歷是求職者的敲門磚,但是不少大學生卻過不了簡歷這一關。記者日前走訪南京人才市場,來自某大型企業(yè)的人事經理感嘆,每收到十份簡歷就有三成是不合格或不全面的。
簡歷無籍貫、無身高、無照片,無有效聯(lián)系電話,這種要素缺失的“四無簡歷”時?梢姟D暇┦心畴娔X軟件公司負責招聘的張先生告訴記者,他看到簡歷中求職者的專業(yè)、求職意向等內容跟所招聘的條件相符,一般就會打電話通知求職者面試,可是仔細找遍簡歷卻找不到求職者的聯(lián)系方式;或者按照簡歷上的手機號打過去,要么關機,要么始終無人接聽。
如今越來越多的求職者通過網(wǎng)絡投遞簡歷,絕大多數(shù)用人單位也會在招聘時注明,求職簡歷請發(fā)送到指定的電子郵箱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規(guī)模較大的企業(yè)一般每周要接收500份至1000份電子簡歷,其中80%的簡歷在人事經理瀏覽不到1鐘后就被刪除了!斑@些簡歷缺乏針對性!蹦暇┦幸患冶kU公司的招聘主管黃小姐認為,一份從網(wǎng)上下載的簡歷模版做出來的簡歷,也許適用于多種行業(yè)、多個職位的求職,但是稍有點經驗的招聘者只需瞄上一眼就能看出這個求職者沒誠意。
“久聞貴單位……”、“給我一個機會,還您一個驚喜”,類似這樣的求職語在大學生的求職信中出現(xiàn)的頻率也很高!斑@些明顯帶有學生腔的語言很容易遭到考官的否定。”揚子求職通專家指出,不少用人單位都希望招到有一定社會實踐經驗的人才為己所用。這種學生腔語言就可能導致招考官對你社會實踐能力的否定,并且覺得這種語言顯得很虛偽。另外,用人單位憑啥要給你機會,你怎樣能給他驚喜?這完全是一句空話。
專家建議,求職者一定要將自己的基本信息有效地在簡歷上呈現(xiàn)出來,并清楚地陳述與應聘職位要求有關的經歷和事實,這樣簡歷就有了針對性。此外盡量避免“組織能力強”、“有團隊合作精神”這樣格式化、空洞的詞匯,多用以往工作中實際發(fā)生過的事情來突出自己的能力,如果是應屆生可以談一談自己的實習或者在學校中組織過哪些活動。 |